烂片。这部片即使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烂,但也已经足够烂。网上有人指责很多给予这部电影负面评价的人都只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的,大多甚至都没有看过影片;于是,不知道是不是出于逆反心理或是其他,便有不少人对这部电影给出了颇高的赞誉。
有人主张要对国产电影给予更多的关怀,意下之意是包括对那些毫无诚意的制作都要好好地包容,这样才能促进国内电影的发展。但事实是对这些烂片越宽容,我们在电影院里看见的就只有更多类似的这种烂片,因为他们知道无论怎样粗制滥造都仍有市场。
《鸿门宴》是部烂片,并不是因为它戏说历史或者史书上说的不同。据说大仲马曾说过历史不过是他挂小说的钉子,是的,关键的不是你这颗钉子,而是你挂在钉子上面的东西。《鸿》的烂不是那颗钉子,而是挂在上面的东西。比如头盔,估计是《鸿》里面最是千夫所指的,历史上的汉军的头盔是不是这样且不论,单就审美的角度上来说,这就真的够滑稽的了。
没有必要去讨论《鸿》与历史,或者与史书符合与否,我们就当这是一个发生在平行世界的故事好了。说但单就故事而言

作者 思如花语
两个英雄
电影《鸿门宴》讲述了两个英雄的故事,刘邦、项羽故事。
英雄之旅开始于秦王暴政引起了大泽乡农民起义,秦末大地烽烟四起诸侯割据。刘邦、项羽离开了故乡走上了冒险之旅。从历史资料看,两位早年都显示了远大志向,他们都是不甘居人下之辈,这显示了他们离开自己正常世界的内在需要。项羽和刘邦不一样,他是楚国将门之后,肩负着复国重任。这种遗命是外在冒险召唤的来源。反秦的使命跟项羽是与生俱来的。刘邦却没有外在的使命。纯粹是面临乱世的应激行动。感觉他的信念是首先是保命,要活下去,然后就是能捞就捞,不能捞就跑。活着然后顺手牵羊占点便宜。似乎缺少真正的远大志向。猪朋狗友一堆混吃混喝的。简直就是一个街头巷尾的混世的黑社会大哥。他身边的人既是伙伴也是导师。他似乎没有敌人。秦朝本来也是他管饭的伙伴。他本来在秦朝混了一个里正。再小也是一个公务员啊。什么时候走上反秦道路?犯人逃跑了。严密的秦朝法律使他成了罪人。可惜这位仁兄心态超级好,别人在逃命的时候,他却在喝酒

上周末和儿子看了《鸿门宴》,虽说不报什么幻想,也没有太想看的冲动,但为了儿子(他最近正迷楚汉相争),还是选择买票消费。
有豆友评价不能认真,一认真就输了,对剧情和表演,我就不认真了,也认真不起来,香港导演拍历史剧,也就这样了,即使和李仁港之前的历史剧比,这部也要强过《见龙卸甲》。但还是因为儿子的缘故,一些历史细节的谬误,我还是想认真一下。
一、战争场面的处理。
秦末汉初的战争,各兵种还是应该以步兵为主,车兵当时也未完全退出。而电影中处处出现的骑兵,在实际历史中,应该只是作为步兵的配合兵种出现在战场上。这主要是因为当时骑兵装备限制了其战术的发挥。当时的骑兵没有马鞍,最起码没有后世骑兵的高桥马鞍,也没有马镫。马鞍的出现最早应在三国晚期,而马镫则更晚,应在西晋初年。
二、军师的称呼最早出现在东汉早期,秦末还没有这么个名号。更不用说项羽会用它来称呼范增了,范增的官职应为将军。
三、刘邦赴鸿门宴并非是项羽请他,而是他自己上门的。这个看《史记》吧。
四、樊哙不仅没自杀,而且活得很滋润

鸿门宴传奇: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个美女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aijuqing.cn/show/vod-22771.html